作品描述
創意概念
?引子
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,人們在精神上對文化和傳統的需求日漸劇增,逐漸形成東風漸起的設計浪潮。無論是北京的四合院、蘇杭的園林建筑或是本案涉及的新徽派建筑風格,傳統文化正在逐步對我們急切的現代化進行反哺,我們都在探索。在一片片傳統的城市表皮被迫消失之后,幸運的是,還有這樣對文化及傳統有傳承作用的項目出現,它就像一粒種子,蘊含著中西合璧的生命,即將播種的這片土地上。
我們期待著......
?傳統與現代
印 象:
傳統承載著記憶,而記憶延續著傳統。在我們的記憶里,也許就是那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,又或是那一黑一白給我門勾畫出一幅灰瓦連綿、竹映白墻、典雅大方的寫意畫卷。在享受這詩情畫意之余,我們不經意間發現,原來這就是徽派印象!
這些印象就足夠了,足夠我們從中凝煉精髓。在摒棄繁復之后我們發現,其實設計可以那么的純凈,一片朦朧之后,那些線條逐漸清晰、躍然紙上。
尺 度:
傳統徽派建筑總體布局上依山就勢、自然得體,平面布局上規模靈活,變幻無窮;單體建筑造型豐富,講究韻律美,形成的街巷立面豐富而不失秩序,置身其中有種莫名的美好感受,仿佛剎那間那聒噪的世界一下子沉靜了下來,那么的超然世外。
整體上,那片村落形成了一道優雅的天際線,讓我們感受到其獨特的城市尺度;街巷中,那錯落有致的宅邸形成豐富的空間,讓我們感受到其親切的、近人的街巷尺度。我們的設計也就此出發,試圖從城市和街巷這兩種尺度中去把握并詮釋新徽派建筑的面貌、氣質。
視覺要素:
我們拋棄細節,將最鮮明的形象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現出來,以達到和傳統文化在精神上的契合。
1,街坊:
在滿足現代功能的前提下,盡量接近人的尺度;并將單體立面融合其中,形成統一而鮮明的街巷形象;結合住區景觀,營造酷似江南的印象,給用戶一種接近自然且富有戲劇性的入戶體驗。
2,成片多變的深色屋面:
屋面的設置可以賦予整個街區傳統的可辨性,亦可將現代功能的較大的建筑尺度削弱下來,使之更接近于人;此外還可以避免較長的沿街面所導致的單調感。
3,到底錯落的山墻:
錯落有致的山墻及院墻的設置增強了建筑文化氣息的同時,也提供了較好的熱工、蓄熱等性能,有利于降低能耗;不僅如此,它們還增強了領域感和私密性,從根本上提升了住區的品質。
?與人性化相關
還是印象:
簡潔的線條勾落和設計手法加之現代的技術、材料、產品的運用,使得事情可以事半功倍,并且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。
還是尺度:
依然是以人為本,符合現代人行為模式的尺度。
還是視覺:
視覺元素中主次相宜、層次分明,簡潔效果中蘊含豐富,提高了可觀性、值得玩味。
?與經濟相關
簡單手法、豐富效果;簡單材料、良好性能;簡單技術、舒適品質,等等。
這些不僅使土建費用降低,使用成本也節省下來,結合標準化設計與工廠加工,還可以大大縮短工期。